到2025年,我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将提高到80%
让产业在田间地头“拔节”生长
4月6日,保康县寺坪镇南河渔业专业合作社渔民收网捕鱼。 该合作社利用1.5万亩寺坪电站库区优质水面,严格按照“人放天养”模式进行立体生态深水养鱼,大青鱼、花白鲢、翘嘴白、鳜鱼等10多种生态鱼畅销重庆、广州、成都、南京、北京等大城市。(视界网 陈泉霖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刻不容缓推进农业产业化!
4月2日,全省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提出一系列推进农业产业化重大举措,要求聚焦重点农业产业链,建立链长制,由省领导担任链长,加大投入,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以农业产业化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我省由农业产量大省向农业产业强省转变。
如何培育做大龙头企业、做强特色主导产业?连日来,耕耘在我省“三农”战线的干部、学者、企业家对新出台的《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后简称《意见》)各抒己见。
“头雁”领飞
打造“十百千万”雁阵
龙头企业离农业最近,联农民最紧,“链接”千家万户。湖北是农业大省,但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和全域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突出问题。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产业振兴、建设农业产业强省的大逻辑、大前提、大抓手,要刻不容缓推进农业产业化。”刚刚到任的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吴祖云表示,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意见》,把农业产业化放在县域经济和全省发展大局中来统筹谋划,把提升产业化水平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全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树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理念,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的要求,实施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推动农业产业由单一的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向科研、生产、加工、贸易、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拓展。
在优质稻米、生猪等10个主导产业链上,如何培育100家细分行业领军企业、100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带动近1000万农户增收?
“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要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立足重点产业,瞄准细分行业领域,既大胆引进国内外头部企业,又对内挖潜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建设更多大型农业企业集团。省里抓10大主导农业产业链,每条产业链由省领导担任链长,一个牵头单位负责、一个专家团队指导、一个工作专班推进,通过抓调度、抓服务、抓督导、抓宣传,重点解决制约产业链发展的难题,补齐短板。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共生共享发展模式,把产业链的主体留在乡村,让农民分享更多价值链的收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形成市场需求主导、财政优先支持、金融重点倾斜、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让政府作用更有效、市场作用更有力。”吴祖云说。
“吃干榨尽”
向精深加工要效益
湖北种养业产值大,但加工产业链条不够长,致使农业资源、科技优势没有转化成产业优势。据统计,我省农产品加工率约为68%,其中精深加工率不足20%,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这两个数字达到90%、60%。
《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8万亿元,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2.8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80%。
“作为农产品加工大市,枣阳必须担当作为。”枣阳市委书记孟艳清表示,将紧紧依托优势资源,狠抓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该市农业由生产为主向全产业链拓展,从产品竞争向产业链条竞争转变。
枣阳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0家,“吃干榨尽”成为高频词。中兴绿色技术湖北公司年产18万吨小麦专用粉生产线,填补了我省专用粉生产的空白。与传统面粉相比,专用粉附加值高出20%以上。“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集优质粮油基地建设、购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总经理陈佳说。
襄阳维恩生物科技公司从猪血、鸡血中提取高附加值的生物蛋白、食品材料和医药中间体等,其中,抗癌药物重要原料卟啉铁的提纯度达99%,实现进口替代。总经理张成介绍,该公司每天需要150吨猪血,相当于屠宰4万头猪,“下一步将延伸产业链,研发卟啉二钠的加工工艺,打造全国最大的食品级蛋白补充剂、蛋白胨、卟啉铁生产基地。”
如何补链、延链、强链?孟艳清称,该市将继续强化政策支持,在项目建设上向重点龙头企业倾斜,支持开发精深加工产品;狠抓招商引资,引进带动能力强的精深加工项目;推进技术升级,不断向精深加工要效益。
整合品牌
让“荆楚味道”四海飘香
全省有4518个农产品品牌,杂而不亮,营销推广上各自为政。
省政协委员、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公司董事长张文旗表示,我省有茶叶注册商标达300多个,但多年与全国“十大名茶”绝缘,绿茶、黑茶、红茶的传统市场被各大名茶挤占。
“《意见》提出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母子品牌模式,集中力量、集中渠道、集中宣传,这对茶企无疑是个好消息!”张文旗说,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利于整合资源、集成推进、一体发力,增加品牌市场影响和竞争力。当前,“恩施玉露”已授权44家企业共同使用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抱团”开创新局面。
湖北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湖北中医药大学刘大会教授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抓住“区域特点、道地品种、质量标准、生态环境”等要素,集中打造县域中药材产业特色品牌。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制度,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加强品牌管理和文化挖掘,形成促进中药材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的合力;企业需要深化合作,尤其是龙头企业要在道地药材产区大力开展生态种植和生产加工,实现以龙头企业的品牌带动集群品牌建设。
“农业企业必须尽快迈进‘品牌时代’。多鼓励龙头企业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共创‘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注入品牌,建立覆盖生产、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同时以开阔的视野、宏大的格局,支持现有龙头企业顺应国内外消费升级,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让‘荆楚味道’四海飘香。”吴祖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