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科教 >

回访武汉重点项目:国内首条卫星生产线试运行

2021-05-18 22:43

  回访武汉重点项目:国内首条卫星生产线试运行

  全球最先进新能源动力驱动模块量产

  “五一”的武汉,全市重点项目快马加鞭,奋蹄疾行。项目工地上,脚手架林立,机器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项目指挥部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规划图”正变成“施工图”。竣工项目里,研发人员就位,先进机器开动,从投产迈向满产。

中韩石化聚烯烃二部技术人员在调试STPP装置核心关键设备。 中韩石化聚烯烃二部技术人员在调试STPP装置核心关键设备。

  去年11月23日—25日,武汉开展的“比学赶帮超 决战四季度”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互观互学互评互促活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发挥着其巨大推动作用。

  长江日报记者“五一”期间回访14个区(开发区)的全市重点项目,这些重点项目“抢”字当头,已竣工项目抢市场发展先机,争取早日发挥效益;即将竣工项目抢发展高地,挂图作战确保如期竣工;在建项目抢工期进度,争分夺秒推动项目建设。

  以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武汉“抢”出一个热气腾腾的未来。

  【争分夺秒抢进度】

  武汉天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

  主体结构即将拔地而起

  预计明年底一期场馆建成投运

  忙碌的工人身影、轰鸣的机器声、来回穿梭的工程车……虽然是“五一”假期,但在武汉天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工地上,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10号、12号场馆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工人们正在进行基础承台的浇筑工作,这道工序必须趁着晴好天气抢工。”该项目经理许金勇介绍,由于工期比较紧张,为了保证建设节点目标,节假日期间增加20名施工人员,增加2台作业机械,实行轮班制,24小时不停工。

  武汉天河国际会展中心是武汉单次供地规模最大的城市地标项目,它将打造全球室内净展面积最大的世界级综合性会展中心,集国际会议、商务办公、星级酒店、商务服务、国家社区、国际学校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会展综合体。该项目从摘牌到拿地开工建设只用了22天,刷新了重点项目落户拆迁的武汉速度。

  3月15日,武汉天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打下第一根工程桩,意味着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经过紧锣密鼓的施工后,如今部分场馆建设即将冲出正负零,主楼结构即将拔地而起。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1月主体土建结构封顶,2022年11月单体竣工验收完成,2022年年底一期场馆预计建成并投入运营。(长江日报记者刘娜)

  武汉BFC复星外滩中心项目

  全球绝美连廊双子塔

  通过方案论证正在进行土地平整

  5月5日早上,记者探访武汉BFC复星外滩中心项目,近百台挖机、翻斗车正在地面和地下基坑紧张作业,远处3栋住宅已经结构封顶。

  “长江之眼艺术中心于今年3月完成桩基工程,目前正在加快土方开挖。”该项目副总李源指着远处覆盖绿网的地块告诉记者,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来自上海建工、中建五局、中泽集团的近千名建设者放弃“五一”休假,白天结构施工,夜晚开挖土方,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确保长江之眼艺术中心于今年底完成地下土方工程。

  据了解,复星外滩中心由复星投资开发,打造金融地标中心,未来将集聚世界知名企业总部、全球性金融总部,还将对标上海复星艺术中心,打造5万平方米的长江之眼艺术中心,和龟山电视塔、古琴台、晴川阁、黄鹤楼等文化地标共同塑造长江文明之心。

  记者了解到,作为城市地标建筑的连廊双子塔,塔尖将打造长江观礼台。目前已经通过方案论证,正处于土地平整阶段。(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通讯员李放军 詹鸥 马兰兰)

  武汉长江中心项目

  流水穿插作业一刻也不耽误

  塔楼进行地上钢结构施工

长江中心项目建设“五一”不停工,千名工人连续施工打造城市标杆综合体。 长江中心项目建设“五一”不停工,千名工人连续施工打造城市标杆综合体。

  “五一”小长假进入最后一天,5月5日,武汉长江中心项目建设正热火朝天地推进。项目施工现场各式塔吊林立,吊车、挖机、水泥泵车等50多台大型机械同时作业,现场1600多名工人交叉施工作业。在项目B1、A1地块,400米超塔写字楼正在进行地上竖向钢结构施工,裙楼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正有序推进。

  “‘五一’期间项目建设不停工,一刻也没有耽搁。”武汉长江中心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整个项目采取24小时不间断施工,设备、劳动力都是满铺状态,只要有作业面,尽量流水穿插,按照工期原计划目标、节点不动摇,持续推进,确保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三层地下室工程在5月初实现正负零,综合商业体明年内按期竣工,满足投用条件。

  武汉长江中心项目位于武昌滨江商务区核心区,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项目瞄准华中乃至全国领先的标杆综合体目标,将引进金融、创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集聚高科技头部企业、总部企业入驻办公,引入100家优质总部企业,吸引1000名行业领军企业家,入驻商户超600家。项目购物中心计划2022年底开业,超高层写字楼计划2025年竣工投用。(长江日报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吴迪 徐正需)

  融创·武汉1890项目

  交地一个月内完成地勘

  城市文化体验中心在汉阳加速崛起

  4月初拿到地块,企业一个月内就完成了地质勘察工作。5月5日,记者再次来到融创·武汉1890项目工地,看到施工方正在加紧冲刺,一座令人期待的城市文化体验中心正在汉阳加速崛起。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188亿元,规划了文化体验、创意办公、商业休闲三大核心功能,致力打造国家工业文化保护样板区及武汉文创艺术商业核心区。

  “32号地在交地一个月内就完成了地质勘察工作。”融创华中区域集团总裁助理兼融创发展公司总经理张铁丰告诉记者,在汉阳区大力支持下,公司上下正在加快推进进度,“规划中的城市文化体验中心坐落于32号地,公司今年4月初拿到地块后马上着手准备,目前地质勘察已完成,规划方案已基本敲定,本月即将进行经营方案审批,待方案确定后,后续工作同步跟进。”

  “我们会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完善与区域的配套,更好地进行呈现。”张铁丰表示,该项目将重工业转型升级为文创与设计产业,打造世界级复合型商业集群,将成就武汉未来新名片。(长江日报记者史强 通讯员刘欣媛 实习生龚伊勤)

  【倒排工期早竣工】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

  4枚火箭进行最后组装调试

  汉产火箭近期择机发射

  与去年11月相比,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卫星产业园都迈出了关键性一步。5月5日,记者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总装总调中心看到,4枚火箭整装待发。目前,4枚火箭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调试。

  工作人员介绍,其中一枚火箭近期将择机发射。这也是火箭产业园投产后,首枚真正意义上的汉产火箭,它的组装、调试都在位于新洲区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内完成。

  据了解,半年前的全市重点项目互观互学互评互促活动结束后,火箭产业园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火箭产业园里补充建设了辅助厂房和数字化生产线,加快火箭的批量化生产,还会增加液体发动机、液体火箭等研发功能,下半年可望投入使用。

  一路之隔的卫星产业园内,6栋大楼装饰一新。园区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趋近尾声。

  作为生产车间的二号楼内,5个部装工位和4个总装工位已完成安装、调试。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国内首条批量生产卫星智能生产线的核心区域。目前,这条智能生产线已转入现场试运行阶段,投产后,可实现年产240颗以上小卫星的设计产能目标。

  记者了解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里还正在开工建设航天磁电、大数据、新材料等配套项目,把卫星数据落地运用在物联网、无人驾驶等产业上。(长江日报记者李亦中 通讯员程书雄 刘慧)

  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科技园

  边建设边招商

  初步形成“政产学研用”链条

  “‘五一’期间,250多名施工人员抢抓施工的黄金季节,保节点、抢工期,放弃休息奋战在工地上。”5月5日,中国一治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科技园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惠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科技园改扩建工程已完成了80%,预计于9月底交付使用。

  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科技园由中国一治承建,在原沌阳街民营科技工业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投资20亿元,为人工智能产业“筑巢”,瞄准当前最尖端、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建立孵化中心、赋能中心、科创中心等,培育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导入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聚集。

  王惠介绍说,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科技园工程,总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包括改扩建15栋科技研发楼,新建的1个智能停车楼和1栋科技研发楼,分别在4月10日、28日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成功封顶。

  5日,记者在这里看到,工人们正在新建的科技研发楼内进行墙体砌砖施工,智能停车库里,工人们正在安装机电管线和停车设备。

  为了与时间赛跑,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科技园采取边建设边招商的方式“腾笼换鸟”。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已近30家,其中包括东风自动驾驶领航项目、车百智能网联研究院、NvidiaInception孵化中心(华中区)、百度云智学院、国家电投氢能公司、火炬孵化器等业内知名企业,科技园推动人才、技术、企业和产业紧密结合的“政产学研用”链条已初步形成。(长江日报记者李金友)

  东湖高新国际健康城项目

  预计9月竣工交付

  签约企业可无缝衔接入驻

  5月5日,记者回访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核心启动区东湖高新国际健康城项目建设现场,见到园区数栋建筑的外围,由半年前的脚手架环绕,变为白色成型外立面。东湖高新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商负责人练志强告诉记者,该项目预计今年9月即可竣工交付。

  “现阶段,我们已经开始为多家企业协调入驻投产事宜。”练志强向记者表示,目前,多家于今年健博会签约入驻的企业,正在计划提前入驻园区投产,“通过提前对接,确保项目竣工后,签约企业可无缝衔接入驻。”

  练志强说,该项目自去年7月开始招商工作以来,已经引入11家大健康领域的优质企业,平均不到一个月就有一家企业签约。在已签约的企业中,有高新技术企业两家,规上资质企业三家,新四板挂牌企业一家和双A信用企业一家,其中生物技术企业代表深圳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研究机构,也是为国内各大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提供专业的基因检测和研究服务的生物高科技企业。核子基因以4000多项的基因专利技术,高居国内第4位、世界第10位。

  据悉,该项目是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首批动工项目,占地约800亩,建成后将提升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基础设施水平,为入驻企业提供落户载体和服务平台。计划引入生物医药、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医疗器械等相关领域高科技企业100家,实现年税收2亿元,带动就业5000人,为武汉市万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做出江夏贡献。(长江日报记者汪峥 通讯员刘龙腾)

相关文章推荐
红人